学语言的时候,很常用的有两个东西,“近义词”,“反义词”。

“近义词”大家都很好理解,就是意思很接近的词。在英语中表达“充足”的词有:enough、sufficient、adequate等。这几个词就是近义词,甚至可以说是同义词。

但“反义词”,好像却没有这么简单。只不过,我们从小学开始,就听到老师说反义词反义词的,老师们也只会说,反义词是表达意思相反的词。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?

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老师经常会考学生,某某词的反义词是什么,如果这个学生知道这个约定俗成的反义词,则会说出来,比如高的反义词是矮,胖的反义词是瘦。但如果这个学生不知道这个词的反义词,学生往往也能回答。比如富贵的反义词,学生回答“不富贵”!

这就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,这样说那就所有的形容词都有反义词了,当然这不是问题。问题是,在一个词前面加个否定词“不”是不是等同于表达了其反义词的含义。如,高的反义词是矮,加个否定词的反义词是不高。矮和不高是表达了相同含义或者相近含义吗?看起来好像不是这么回事。

这就让人很困惑了,反义词到底是啥含义呢?

我又去查了一下英语中的“antonym”的说法

  • 描述状态的两极,如上和下,高和低,美和丑,没有明显分界线。
  • 状态两极中分割为多个状态,多个状态之间有明显分界线。红色和蓝色,星期一和星期五。
  • 描述两个动作的互逆操作。例如上升和下降,增加和减少,加速和减速。
  • 描述两个事物或者对象的相互关系。例如丈夫和妻子,父母和孩子等。

这个可以说道说道,状态的两极,两极中间其实有很多灰度状态。对于事物美丑,假如分为0~100级别。 你说的美可能要求是大于90,10以下是丑。 而我说的美可能是80以上就是美,20以下就是丑。

学过高中数学集合概念的可能都能画出来。

所以,而对于中间的状态,比如50,可能就是用一般、不美、不丑等都可以表达。不美和丑表达的并不是相近的含义。 也因此,就引发了第二种反义词的概念,我把中间灰度区间划分子区间。不同的子区间表达的也是反义词的概念。